本报记者 伍月明 广州报道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地处海拔800多米的大山深处,自然环境恶劣,地势险峻。
“除了为村民诊疗以外,我们还需要为村民做建档立卡、健康检测、测量血压、健康知识普及……”穿着白大褂,背着刻有十字形的医药箱,匆匆走在村里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赶往村民家,几乎成为了该乡乡村医生奉志康的日常工作状态。
奉志康所在的上塘村曾经属于贫困村,共有4000余名村民。以前,由于经济落后以及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等原因,当地村民往往只好“小病拖、大病扛”。
事实上,因病致贫返贫往往是农村贫困地区的顽疾。
为了改变这一处境,近年来,全州县不断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疾病分类救治、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以及医保等政策和加大对贫困人口健康动态的监测,逐渐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实际上,健康扶贫路上的全州县样本,只是广西县域积极探索落实健康扶贫的一大缩影,由历史记录在我国健康扶贫的时空坐标中。
全面摸排
“我们平时的工作内容之一是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经过多年持续奋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实际上,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全面摸排、精准识别则是健康扶贫的基础。
2016年,国家卫健委等十五个部门制定印发《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完善医疗保障,推进健康扶贫的要求。由此,健康扶贫全面启动。
“我们平时的工作内容之一是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塘村卫生室负责人奉志康在村医岗位上已经工作了近30个年头。“在收集好数据之后,我们会将这些数据逐步上传到远程的网络平台。”距离上塘村不远的全州县石塘镇寿福村的卫生室负责人蒋琼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已是晚上7点,此时的她刚刚从村民家出来。蒋琼告诉记者,“除了为村民做好建档入户外,我们还会经常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提醒村民做好慢性病管理等。如果几次测量血压都不达标,我们就会将村民列为重点监测对象。”
全州县卫生健康局方面告诉记者,“早在2017年,全州县已组建医疗团队85个,组织医务人员658名,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县所有贫困人口65548人应签64902人,签约64902人,签约率100%、建档率100%,全面实现了应签尽签的工作目标。贫困人口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病和结核病患者的随访率均达到了100%。”
奉志康等村医的工作内容仅仅是广西基层医护人士参与健康扶贫版图的一角。早在2015年10月中旬,广西启动精准识别贫困村贫困户行动。2017年,广西完成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扶贫机构网络全接入,所有建制村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宽带网络;开发完成脱贫攻坚大数据应用子平台12个应用模块,实现与扶贫业务相关部门之间数据交换共享。
2019年,广西完成脱贫攻坚大数据服务子平台建设,向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扶贫信息查询、投诉举报、信息互动、政策导航等服务,提高公众对扶贫工作的参与度,进一步提升扶贫工作的透明度。
除此以外,记者从广西卫健委方面了解到,目前全区已实现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并强化对全区36.87万患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四种重点慢性病贫困患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做好每季度按时随访评估、健康管理、适时转诊等工作。对患有脑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6类慢性病的贫困人口,提供健康教育处方及指导。
分类救治
近年来,全州县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等健康扶贫工作上不断打出“组合拳”。
在调查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后,广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健康扶贫疾病分类救治的举措。
2017年,国家卫健委在全国部署实施大病专项救治计划。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广西先后印发《广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推进大病专项救治计划。
文件显示,将大病专项集中救治病种扩大至30种,并对大病实行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规范大病救治工作。特别是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大病的贫困患者开展集中救治,实施“光明扶贫工程”,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2016年以来集中专项救治30种大病贫困患者16.79万人,总救治率达到99%,努力实现“应治尽治”。
过去,在农村往往流传着这
样一段话:小病拖、大病扛,扛不住了让赤脚郎中瞧瞧。目前,这一现状得到扭转。
以全州为例,近年来,全州县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等健康扶贫工作上不断打出“组合拳”,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上塘村所属的东山瑶族乡为边远山区,医疗资源配备不均衡,和我国大多数贫困山区一样,存在村医队伍老龄化以及后继无人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州县因地制宜巧用绩效管理指挥棒,打好引、育、用人才的组合拳,破解基层医疗队伍“留不住人”的难题。
全州县卫健局方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解决乡村医生人员短缺以及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的问题,全州近年来开展了订单定向
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目前,县里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为104人,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为40人,现有注册全科医学生为178人。”
除此以外,为了提高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州县还启动帮扶计划,吸引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记者从东山瑶族乡卫生院院长处获悉,2018年,全州县妇幼保健院与东山瑶族乡卫生院组建医疗服务共同体,这是全州县妇幼保健院与桂林市妇幼保健院组建市县紧密型医联体之后,再次与乡镇卫生院组建县乡医共体。
延伸至广西的总体战略布局来看,为了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能,广西全区大力推进4个国家级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39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的试点工作。
政策保障
除了医疗救助倾斜以外,广西还进一步完善了兜底保障政策。
“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这是不少中低收入群体面临大病时的真实写照。
2018年10月,广西在《进一步加强健康扶贫工作的若干措施》中提到,加大基本医保的保障力度。例如,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含未脱贫贫困人口、两年继续扶持期内脱贫人口)的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的财政补助比例从过去的60%提高到100%。在住院报销倾斜上,参加城乡基本医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统筹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取消住院基金起付标准,报销比例提高5%;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
除了医疗救助倾斜以外,广西还进一步完善了兜底保障政策。即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医疗费用,住院治疗实际报销比例达不到90%、门诊特殊慢性病治疗实际报销比例达不到80%的,符合兜底保障规定的实际医疗费用由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通过财政补助进行兜底保障。
“如今,贫困村民不用担心看不上病,看不起病了。”村医蒋琼告诉记者,“记得前阵子,村里有个独生子女家的蒋姓老人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过去病发时,住院看病给家里带来很重的经济负担。但现在不管是在卫生院还是在县医院都能有很大程度的报销比例。”
久久为功,当地县域在健康扶贫方面接力攻坚的成绩也为历史提炼成一串串的数字。
记者从原全州县扶贫办获悉,截至2020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共计65584人均已全部脱贫,其中因病致贫贫困人口11160人(含因病返贫340人)。
据县医保局方面统计,2020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患者住院13058人次,医疗总费用8565.9万元,包括大病报销、医疗救助等项目。
此外,为了使患者看病更为便利,全州县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设置“一站式”结算窗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贫困患者出院结算时只需要交纳其个人自付费用,其他费用由各有关部门按规定在“一站式”信息系统内直接结算。
远山不远,健康中国渐行渐近。